经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ociety for Information Display,简称“SID”)北京分会奖项委员会评审,再经SID北京分会执委会审核后,SID China揭晓了2025年获奖人物。浙江大学教授、纳晶科技创始人彭笑刚被授予“SID中国显示创新突出贡献奖”,以表彰其取得突出原始创新成果并实现转化、产生显著经济和社会贡献。
SID中国显示创新突出贡献奖表彰过去以来取得突出原始创新成果并实现转化、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70岁以下,拥有3年以上SID会员会龄的优秀人士。该奖项由SID北京分会奖项委员会根据提名人选进行评审并经SID北京分会执委会审核,于3月23日在ICDT 2025开幕式上举行颁奖仪式。

彭笑刚,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浙江省激发态材料合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纳晶科技创始人、研究院院长、国际顶尖纳米材料学家,主要研究溶液纳米晶的合成、性质与应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和重点项目等。在Nature、Nat. Commun.、J. Am. Chem. Soc.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200余篇论文。入选了Thomson Reuters全球百名顶尖化学家榜单(名列第八);因其对“应用于显示领域的可溶液加工量子点的发展”的贡献获得了国际信息显示学会 SID颁发的“特殊贡献奖”;2021年当选中国化学会会士;获2022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彭笑刚教授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量子点激发态合成控制”新概念,发展出“合成化学配体化学与激发态谱学相结合”的新手段,奠定了光致发光量子点背光源显示的科学基础,并成为量子点工业化生产的标准方法,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关键跨越。
2009年,彭笑刚教授创立了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实现了量子点的大规模生产。在过去十多年里,纳晶科技不断迭代光致发光性能优异的量子点材料,逐步推出量子点管、量子点膜、量子点扩散板、量子点封装芯片等全部四代量子点背光源产品,成为当前全球唯一完整量子点背光解决方案提供商,助力中国显示龙头企业在液晶产业升级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量子点电致发光(QLED)领域,彭笑刚教授首次制备出外量子产率、大功率效率和寿命均创纪录的红光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实证QLED应用于显示和照明产业的可行性,其研究成果入选 2014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并被列入国家关键共性技术。彭笑刚教授大力推动产业资本大规模投入到QLED显示研发,解决该颠覆性技术关键问题,引领全球下一代显示技术发展浪潮。